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

20100820[速記]TELDAP電子新聞工作坊 世界第三大國的崛起-社群網絡大浪潮&Facebook粉絲專頁經營秘笈

TELDAP電子新聞工作坊
世界第三大國的崛起-社群網絡大浪潮&Facebook粉絲專頁經營秘笈

20100820(五)14:00-16:30
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
研究大樓703討論室

講者介紹
邱繼弘
nathan@funP.com
- cacaFly執行長
-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博士
- cacaFly聖洋科技是funP.com的子公司,專門提供facebook上社群行銷服務。
 - 在新竹、台北、與美國矽谷都設有辦公室。
 - 台灣第一的facebook社群行銷公司。
- 我們協助企業操作社群媒體。
 - 同時經營部落格與facebook


會場速記

2010的7月資料:臉書的市佔率為全球人數第18名,市佔率排名第26名。
以18歲到34歲的用戶為主(超過72%)

很多人在納悶,為什麼臉書這麼成功?這只是當時眾多社交網站的一個啊,2004年2月創立時,一開始叫「thefacebook」,學生們在酒吧的正妹照、要告訴同學跟我拍照的人是誰,也就是說一開始臉書是以做朋友開始,以哈佛大學開始,進而影響了MIT、波士頓大學與波士頓學院,2004年4月開始擴展到其他長春藤聯校,所以在美國有人不喜歡臉書,覺得是菁英網站,因為臉書早期特色就是實名制與身分驗證。(2006年6月前只開放特定學校)當時我念交通大學,玩的時候只好選我在美國時住附近的高中學校,因為高中沒有給email,所以特許用雅虎信箱註冊帳號,不久就有人寫信給我,問說我爸是不是誰誰誰,我沒有理他,之後帳號就被停掉,因為有人檢舉我不是那個時候的學生。而開放其他學校的時候,他透過email搜尋自己的好友。早期因為大學朋友都在玩,所以不得不玩。早期臉書非常侷限在菁英的社群網路,後來變普及,是因為開心農場。還不就是為了那畝田。2007年5月推出社群應用平台,早期是生日提醒、送點心(香港人開發的,第二版有台灣夜市這種送小點心給朋友)等很無聊的應用程式。前年底開始竄起遊戲,比方說mafia,而應用程式的演進,現在有樹十萬,讓大家都開始用臉書。比方Zynga的FarmVille,每月有超過六千萬的不重複用戶(MAU, MONTHLY A** USER)。我之前去大陸就說美國人也不怕被罵抄襲。iPhone上的臉書應用程式為第二大(近六千萬),第三大的事Zynga的德州撲克牌(近三千萬),而中文版的德州撲克牌有近兩百萬的MAU(不加上中國的用戶就有這麼多)許多人都是從遊戲開始,這些遊戲充分利用了臉書上的病毒行銷特性:和朋友一起玩遊戲。像是現在的海盜遊戲,遊戲下方放了很多朋友的照片,為了超越朋友天天努力玩。以前我會玩Zynga的fishwill,我為了保有第一名所以天天玩,後來第一名被搶走我就不玩了XD。除了把朋友拉進來以外,他也會分享朋友的訊息(Share 的按鈕,會出現對話窗,發現秘密等)也就是分享遊戲動態讓人知道,甚至送人禮物。e.g.Nathan Chiu,為什麼玩心理測驗要亂送訊息?就是如此,這也是行銷活動要思考的。

靠很成功的Viral Marketing,小成本,大收益,早期的病毒式行銷就是email。有笑話就是可憐的家庭的孩子都長大了,卻還是收到別人轉寄的錢。而臉書就是全球公認最成功的病毒行銷平台:機制最健全、用戶數最多、平台最開放。很少平台可以透過寫APP讓所有人開發。要怎麼順應這波臉書大浪潮?所以當然可以順著浪起、達到成功的浪頭。我們自己的公司也覺得要順勢而為,除非政府幫忙我們建立一個網路長城,不然這個規模我們錢燒不了。

介紹臉書三大粉絲秘密武器
1. 粉絲專頁,品牌資訊與社群結合
2. Open Graph,今年4月推出,社群網路大公開網站緊密結合訊息大串連
3. 社群應用程式,整合網路行銷活動,豐富操作手法

先跟各位介紹Open Graph,這是很新的概念,臉書大家一登入可以發現多跩:很少人有網站要用之前要先登陸帳號的。而他有多了解你,從首頁的最新動態(最新的訊息)vs人氣動態(對你而言最重要的訊息,大部分不是依照時間順序排序,而是依照對你的重要性排序,所以大部分都是你很重視的朋友,如果你偷偷暗戀的女孩子,你會發現他會出現在人氣動態裡,他知道你在關心什麼,所以臉書會把資料擺在前面,或是你朋友正在討論的,臉書知道你不能夠漏掉。這是非常困難的,web sematics,但臉書已經做了越來越好了。)臉書能夠了解你的資訊、了解你的喜好、更了解你的為人。他有你的基本資料、你和你朋友之間的關係、你和你朋友喜歡的東西(歷史博物館的粉絲專頁)、共同參與討論的人(比方你發訊息,我回應,而另外一個人可能又一起回應,透過計算,很多秘密就出來了--你應該會喜歡的東西、你應該會認識的人...很多資料庫在電腦背後計算)這也是我們去年決定放棄做自己平台的原因,因為我們做會很辛苦、做這些語例分析。

所有的web2.0網站都想要建立你的人際關係、準備內容(影像、部落格等)、記錄喜好(喜歡的東西按讚、加到我的最愛)、分享動態(最近喜歡什麼)、更進一步,也是最終目的,就是推薦閱讀(推薦商品)透過網站的關連了解需求,所以funP推推王也在做文章跟新聞推薦、Youtube也在做影片分享與推薦(最近的熱門推薦是新兵日記吧,這是根據大眾的資料,但她也有根據你的資料)、愛評網是美食生活資訊分享、Amazon是購物資訊的分享。

而臉書跟yelp!(美國的愛評網),早期的臉書與其他網站平台的連結,第一版的叫facebook connect,可以把兩個連結在一起(以帳號整合做),第二版希望能夠把外部資訊直接連結到網站裡面,這就叫做Open Graph(不只是帳號整合),像是imdb也有在整合臉書,臉書就跟我的朋友說。透過這個元件,他又開始收集資料,有一天臉書就知道我的喜好電影、餐廳。透過這些元件臉書的大一統江湖夢就出現,可以收集我們的使用行為,靠這些資料庫可以收集更多你要的資訊。

Open Graph的第一步就是將Social Plugins的安裝--like button,可以輸入網頁的url或連結,選擇風格設定、確定了就可以做出like button,就可以按讚,而臉書也幫你開始追蹤內容,第二個是like box,以前叫fan box可以把粉絲專頁的連過去。而裝過like button後可以裝Activity feed,可以知道朋友在其他網站上的動態,便可以知道你的朋友在網頁上做什麼事情。第四個主要元件是General recommendations,可以建議妳讀哪些資料,就好像部落格mp.cacafly.com裡頭裝的元件--有like button、有最新動態、有粉絲專頁團、有推薦閱讀box。這過去要把網站加進這些功能,是很難的,要建帳號、用帳號、有能力分析是很不容易的,現在有open graph,而另外的comments, live stream login button, friendpile就不太重要,最主要的是要安裝剛剛介紹的四個元件,所以建議大家要安裝open graph protocol,可以透過這樣的東西來取得按讚那一頁的訊息,可以告訴臉書地理位置、聯絡資訊、網頁內容:og:type product, food, blog, album,這是臉書今年四月推出的革新,而CNN、New York Times、IMDB等大站開始安裝的訊息。對某些覺得自己的網頁是無價的人這是很應該被重視的訊息,世界上10%的人很重視隱私,facebook就建議他不要用臉書XD。

從「加入成為粉絲」變成「讚!」,中性的用詞,所有有意義的內容都是「虛擬的粉絲專頁」,在facebook搜尋都是用粉絲專頁為單位,比方說我搜尋文章「facebook做的很好的三件事」、「年輕女孩早上起床後做的地一件事:查看facebook」,我打女孩的時候搜尋到這篇文章,一連結就加入到facebook上,臉書在把internet的訊息和你的人際關係連結起來,加入人際網路的搜尋引擎,將改變這未來。過去搜尋引擎上的「泰國菜」會因為網站管理者做SEO,而導致搜尋者要找的可能不是他最需要的,他可能需要朋友喜歡的泰國菜、離家近的泰國菜...

Open Graph改變了很多網路上的應用,Amazon把臉書跟自己的平台結合,告訴使用者他喜歡什麼樣的商品,過去亞馬遜只能準確個10%,因為是用所有亞馬遜平台的使用者資料。因為Open graph還推出Open graph api,而iPad上的flipboard,可以用朋友的訊息來推薦你可能會有興趣的資料,可以知道朋友感興趣的資料。現在臉書已經走向世界了,收集所有的網路資料在他們的資料庫中。現在台灣的街景車隨便照也才600GB的資料,現在買顆硬碟都1TB了,對他自己很好,對行銷人士更好,但是對隱私很重視的人就非常不好,像我女友照片放在臉書上會罵半天,但我就隨便。

下半場我們會談怎麼樣把粉絲專頁與行銷結合。

我們有廿分鐘的休息時間,可以跟邱執行長請教、結緣。
社群經營是效果最好的,數字最漂亮。

第二部分,邱執行長要告訴我們怎樣使用facebook的粉絲專頁,之前數位典藏電子報只有一兩萬的每月點閱率,導入臉書後就呈現驚人成長,現在可以到八萬流量,雖然還是無法跟主流媒體競爭,但大家可以參考此經驗,相信各位可以使自己網站有更棒的發揮。

第二部分要告訴大家臉書的粉絲專頁與操作實務。在無名小站要做行銷的話,通常是要建一個帳號,但臉書是有個政策是要寫真名,最近臉書開始狂刪帳號,因為他們雇用了一群中文管理者,所以狂刪帳號,而粉絲專頁就是一個很特別的臉書身分,可以多人管理、是調整過的應用程式介面、但她不能用粉絲專頁的身分使用應用程式,僅只是一個特別帳號做成交友動作,一般人有最多人加五千朋友的限制,如果是政治人物或公眾人物,必須用粉絲專頁才能做社群操作。

誰可以建粉絲專頁呢?像是知名人士:藝人、政治人物,e.g.MICHAEL JACKSON有17,114,924個粉絲(第二名藝人)、Barack Obama;品牌、商品、商家、組織e.g.可口可樂、星巴克,台灣7-eleven,在粉絲專頁上說一句話的影響力,可能遠超過播一則電視廣告。今天7-eleven只要在臉書上說citycafe買一送一,社群經營的成效可以用來操作產品。

粉絲專頁的六個成功理由:
1. 透過簡單的加入粉絲,完成訂閱的動作。(過去web1.0要訂閱書籤,一個網站一個網站看,到無名小站有rss的訂閱機制,訂閱了千萬個就不想訂閱了,類似twitter的設計,而也有個取消讚:在粉絲專頁的左上角有「收回讚」可以退出粉絲專頁。但多數人不知道
2. 天天會上facebook,資訊不漏接,亞太地區的60%以上的用戶是每天都會上,也就是亞太地區有近四五百萬人每天使用。
3. 成為粉絲出於自願,加深社群的概念。
4. facebook的擴散效果,把訊息傳播給更多人。
介紹粉絲專頁擴散循環:a. 發現:發現這個粉絲專頁的存在-->b. 加入:加入成為粉絲--> c. 閱讀:閱讀發佈出來的訊息 --> d. 分享:再分享訊息給朋友知道(關鍵,這會回到a.)--> e. 消費:實際消費產生營收(回到a.)
5. 掌握一個粉絲專頁,等與掌握一個社群網站(e.g.特賣會粉絲情報團)這個情報到後來發現變成是個社群網站概念,但假設你有架設一個特賣會情報網站,每天有一千人上網站看就很棒了,但是這個臉書有廿萬個粉絲,訊息是給廿萬的粉絲,
6. 可以透過應用程式行銷活動,來增加粉絲,讓循環可以成長更快。像我們幫3M做商品情報區,大家都不知道3M到底做了什麼,因為他什麼都做,透過分享讓大家知道3M有各式各樣的商品。

粉絲專頁最有趣的事情,是在internet上,沒人知道你是隻狗(1995漫畫),換句話說,在facebook上,沒人知道你來自臺灣!國際行銷,不需要多花錢。過去台灣用無名小站、美國用myspace,英國用beebly,過去沒有人相信臉書會統一全球,最近我們做卡卡夫人占星館,台灣粉絲只佔四成,第二名是馬來西亞(三成)、第三名是香港(一成六),這是很國際化的。過去我們做了個非常無聊的應用程式叫「問章魚哥問題」,很無聊,我們做了英文版跟中文版,後來發覺很多用的都是泰國人,於是加了泰文版,雖然我們希望美國人多用(因為最有價值的廣告是美國)但既然泰國多人做,那我們也就推出,我們花半天做這個程式,還有志工希望幫我們翻譯,印尼是全球第三大使用臉書的大國,

而重點是「如何讓你的粉絲專頁被發現」
- 像在美國許多餐廳都會寫「Find Us On Facebook」
- 花錢買廣告,可是許多中小企業是地域性的,你買台灣的廣告可能高雄的人沒辦法去台北的咖啡廳
- 推薦給朋友(推薦越多越好)
  - 朋友越多、效果越好
- 親友團
  - 請大家發佈在動態訊息
- 從消費時帶來的資訊
  - 告訴你的客戶加入你的粉絲

如何吸引更多人加入粉絲?
- 內容是否有去,吸引的到人
  - 20/80比例
    - 20%情感交流,80%相關訊息
    - 80%軟性資訊,20%產品訊息
- 是否有誘因?
  - 粉絲好康
- 不得不加入
  - 透過應用程式,限制沒加入不能玩
(之前幫7-11做粉絲操作:小天使任務送禮物「思樂冰」,只要送給朋友思樂冰,就可以得到序號去i-Bon換實體商品)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怎麼退出粉絲,就可以得到這些訊息

如何讓粉絲閱讀到你發表的訊息
- 加入粉絲的人不全都看到粉絲專頁發表的訊息
  - 一天訊息那麼多,一下子就沈入海底(會產生反感,被刪除或把它隱藏)
  - 你煩不煩啊(一天不要超過五則)
- 最適合的時間?
  - 凌晨0點是高峰,三點最低,白天成長,傍晚到晚上的時間最適合,
- 進入首頁的人氣動態
  - 必須鼓勵回應,多鼓動互動,「今天心情開不開心?開心幫我按讚吧~」這是騙人,違反facebook promotion guideline的,或者按facebook讚可以抽獎,這樣子如果被檢舉,粉絲專頁會被撤掉。所以通常用有技巧的方式讓大家回應。比方「今天天氣好好,大家要不要出去玩呢?」而在粉絲留言的過程中,就建立你與粉絲的關係,或者「你覺得這樣好不好呀」,大家就會按讚,而你的訊息就會讓更多人看到了。

更重要的,是鼓勵使用者進行內容的分享
- 分享可以
  - 透過訊息分享刺激消費
  - 讓更多的人發現這個粉絲專頁的存在
  - 創造出網路的議題
- 有什麼樣的資訊你會願意去分享給朋友?
  - 你覺得朋友也需要知道的消息
  - 獨家資訊(優惠訊息、新產品、行銷活動)
  - 大爆笑(Facebook男人幫的照片,郵差瞎了嗎,新粉絲加入專頁)
  (可口可樂會分享很多好笑的影片,e.g.兔子喝可樂,假設百分之一的人看到,這樣就有十萬人,假設百分之一的人看到以後口渴了想喝可樂,這樣發個訊息就賣掉一千瓶可樂!)

粉絲專頁經營者應有的思維
- 粉絲數很重要
  - 這是數人頭的戰爭,人多一定先占優勢。
- 但是不是唯一
  - 長期的經營與互動是關鍵。(跟同行可以比數字,但自己要注意)
  - 冷掉的粉絲專頁很難再熱絡
- 取得粉絲數的方法很多,但是要用對
  - 辦活動應該要用對的方法。(交通部,加入粉絲可以換高鐵票,這太技術性,但可以獨家參觀鐵道,影響鐵道迷,關心交通建設)(典藏計畫如果送iPhone4,吸引的人不一定是關心TELDAP
  - facebook規定必須使用(不能又「只留言就可參加抽獎」)以前會寫警告信,但現在一個通知都沒有就被殺掉了,所以要盡可能的
  - 透過粉絲好康操作而來的是對的粉絲嗎?

衛星粉絲專頁
- 品牌粉絲專頁操作再一些品牌上並不容易
  - 無持續的內容可經營
  - 加入品牌粉絲團,不容易擴散。
- 建立一個具有相同目標族群,內容相近的粉絲專頁,與品牌專頁互相結合。
  - 旅行社>台灣旅行資訊
  - 美白產品>白皙美人粉絲團(可以讓許多白皙美人粉絲團的成員帶到卡卡美白霜)
(所以許多煙商置入行銷服飾等)

粉絲專頁夥伴計畫
- 粉絲專頁初期經營,種子很重要
- 粉絲專頁夥伴計畫讓品牌經營者與經營績優的粉絲專頁結合在一起。
  - 找相同target audience的粉絲專頁
  - 與這些粉絲專頁共同提供活動或粉絲好康。
  - 導引參與活動的用戶加入專頁的粉絲。
- 以CPA計價,和粉絲專頁經營者分潤。
(女人王>白皙美人粉絲團>卡卡美白霜)
(買廣告也是可以,但不一定打到target audience)

Appvertising的觀念分享

Appvertising?
Application+Advertising=Appvertising
我不要給你廣告,而是給你給你玩遊戲、提供訊息的應用程式,把商品帶到你的生活中
(點子+開發=人潮)

網路行銷活動facebook化
- 結合facebook帳號環境,降低使用者門檻。
  - 好友、分享、擴散。
- 累積粉絲數,建立長期溝通管道。
  - 超過一半以上的facebook用戶每天都會登入。
- 把新增的粉絲數納入活動KPI
  - 花多少錢可以獲得一個粉絲?
    - 在美國,一個粉絲的取得成本是美金5元。
  - 粉絲好康?

粉絲專頁與行銷活動
傳統行銷活動:點擊廣告/edm-->註冊帳號-->開始遊戲-->填資料-->分享,人越來越少(金字塔概念)
社群行銷活動:點擊廣告/edm/粉絲頁-->開始遊戲-->加入粉絲-->填資料-->分享-->之後越來越不需要點擊廣告,只要開始遊戲就可以了,變成聖誕樹的概念
只要善用社群平台行銷,可以降低廣告成本

手機上的Appvertising也很棒
e.g.星巴克的iPhone app可以找出附近的星巴克,點飲料,可以促進app的成長,讓更多人使用應用程式

當企業開始要做行銷,會有兩大主軸-->
一、官網(但是官網不會有人天天上的)
  - 官方資訊加上制式的回應
  - 加入Open Graph與Social Plugins
(只有買車才會上TOYOTA網站沒人用,所以加入社群功能,於是TOYOTA經營愛車迷俱樂部)
二、Facebook粉絲專頁經營(經營社群)(想想看你只有三十分鐘你會上官網嗎?一定是上gmail、facebook啊)
  - 以facebook為主軸,透過粉絲專頁聚集人氣
  - 注重雙向交流、軟性訴求、不要忘了你在經營社群(不要在意人家的負面意見,要經營)
三、透過facebook社群應用平台來舉辦行銷活動
  - 未來辦活動可能不需要廣告預算了,e.g.7-11現在大部分的小丸子都是放店面了,而不是電視廣告,像VolksWagen的把別人報紙拿走,兩百萬製作費、六百萬的電視上架費,但一種車賣兩百台就不錯了。或許放棄電視更好。

例子:整合式入口行銷網站
e.g.黑貓宅急便/黑貓先生,把社群經營完全搬到臉書上
愛情宅急便分析、徵文活動、驚喜箱、黑貓心測廣場
e.g.VICHY薇姿--在別人臉上種豆豆(必須加入粉絲,找到惡作劇的對象,用朋友的大頭照惡搞,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告知使用者哪些產品可以解決這些問題、發佈到朋友的塗鴉牆)
e.g.Monopoly地產大亨,出版台灣版地產大亨,投票取得結果。(把三萬人帶到遊戲來)
選出校園組,競爭激烈,好多學生一個拉一個

經營關鍵:KPI指標
- 持續溝通管道的建立是最重一的
  - 內容經營不能停
- 粉絲人數是第一關鍵
- 動員與互動能力
  - 分享指標。
- facebook精準行銷
  - /insights

總結
- 臉書不是趕流行,不加入就會被社群拋棄。
- 請注意facebook promotions guidelines
  -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romotions_guidelines.php
- 透過應用程式和小工具讓整個粉絲專頁擴散循環-環環相扣
  - crazy ideas的結合

想要了解更多歡迎參考mp.cacafly.com

01Q:可以知道第幾個粉絲
01A:可以用程式包裝,第兩千個粉絲得到
e.g.經理人雜誌,前兩千個送經理人雜誌,怎麼收集,當他到兩千人寫給粉絲,恭喜你得獎了,回信給我郵寄方法,這讓他瘋掉,後來他發覺可以跟程式做結合。最近會推出粉絲好康應用程式的,用應用程式來做才不會違反臉書的guideline。

02Q:執行長對噗浪與臉書的潛力不同點?
02A:噗浪的即時是重點,只要有回應會在很前面,這造成「明星永遠是明星」,噗浪的剛開始用戶會很困難,而政治人物無法選擇噗浪、品牌商家也很難選擇噗浪,因為噗浪是一個重視溝通的平台,對個人很好,但是在台灣會批評商品,所以可以看到許多政治人物不敢放噗浪,會有吵鬧的感覺。而噗浪台灣興起的是特點,一方面是BBS筆戰文化的傳承,一方面是台灣過去沒有好的微網誌,所以經營久的人會覺得這是很理想的,但長期看,噗浪跟推特是一樣的困境,只能做訊息發佈,很多的經營會受限,因為臉書有更多的應用與方法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