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

20100822[速記]思沙龍 中國系列(四)是「黨的喉舌」?還是社會公器?--中國傳媒的改變


20100822
龍應台基金會演講
【思沙龍系列】你所不知道的中國之四
是「黨的喉舌」?還是社會公器?--中國傳媒的改變


活動簡介
講者 陳明洋《南方週末》常務副主編(無法出席,由張鳴代班)
主持 黃清龍《旺報》社長兼總編輯
13:30-15:00放映紀錄片《喉舌》
郭熙志/中國/2009/180min
導演郭熙志1999年進入深圳電視台後,曾任紀錄片導演及總監助理。他透過《喉舌》一片,由體制內的身分審視自我,深入都市頻道及民生節目《第一現場》的日常運作,將「喉舌」後台的布幕掀開,甚透著對同行的關懷及現世的蒼涼。
片中記錄了深圳電視台在節目拍攝過程中的權力拉扯點滴。上級命令下級做黨的喉舌,下級行動上服從了,卻心有不服,口出怨氣;上級用職位和高薪說服下級,下級用職位和高薪說服自己,充分暴露了權力的腐化運作。
15:00-17:00沙龍
媒體市政府的傳聲筒?還是為民喉舌的利器?改革開放後,在政治體制的既有限制下,面對市場畫的衝擊、公民追求真像的要求,以及媒體人日益高昇的專業自覺,中國傳媒如何破繭新生?媒體從業人如何在逆境中堅守專業?



講者介紹

張鳴(以下簡稱張)
黃清龍(以下簡稱黃)


會場速記

黃:片子剛剛大家都看了,關於中國傳媒的發展,對台灣是很有意義的研究題目,我們曾走過類似的道路,但又不完全一樣。中國傳媒的發展,我們熟悉的朋友錢剛,曾經用control、change、chaos的3C來形容,控制當然是因為中國是黨的中國,1949年以來到目前為止,就本質上來講還是存在的,而變化來自於社會環境、傳媒環境、或來自於傳媒工作者的自覺,我們從幾年錢看到南方週刊一步一步的向著「講真話」邁進,或是冰點遭到停刊的報導,但變化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?這仍然在混沌的狀況。但不論如何,仍然在努力。所以我覺得除了3c之外,應該還加上一個gambling博奕的形容。

中國最近在傳媒的部份也有改革,最近大部分的傳媒從事業體轉到企業體。事業體是表示黨政府仍會補助,而企業體則完全是市場體制了。常常有人覺得大陸媒體一定很呆板無聊,但如果你看市場化的媒體,你會看到更多的活力,但是那種商業化的操作也讓我們在台灣的人自嘆弗如。這也讓我們想問,是否中國會走到完全商業氾濫的處境?不過這不是台灣有很好示範的一塊,但這一塊是我們認識很重要的章節。今天介紹張教授,他昨天有跟各位談上訪的問題,曾經有一篇博文引起大家的討論,我們歡迎張老師。

張:謝謝主持人,大家可能有點煩了吧,一直都我在講,今天我來頂班,抓兵似的把我找來。實際上我來講不是很合適,畢竟我不是媒體人,但好在我跟媒體還有些交往,跟他們有開會交流,有些人也把我當做媒體人,我也只好湊數。

今天的題目我想要從南方週末的問題,我主要會從不只是南方週末,而是整個都市報的變化。我們看投影片就會知道,喉舌是什麼?就是指沒有新聞的感覺,為黨的懿旨、意見發言,就是黨的宣傳體,播報只是附加的,而其報導也有講究,應該要這樣那樣,像是社論體文章的命令式的,這在台灣可能以前也這樣,就是訓導式。但也有透過新聞報導表達。我今天看這個紀錄片就知道這是哪裡,上次帶我們去見深圳市的部長,坐的時候坐三分之一椅子,我很納悶這個老總怎麼這樣?後來沒有合作成功。現在深圳電視台也不完全是喉舌,他還是有些社會觀察,對政府的作為做些批評。今天在改革開放之前,所有的報紙,從中央到地方,如果今天是開大會、或國慶,所有的報紙都是一模一樣的。就像晚上七點中我們的電視像是壞掉一樣,所有的頻道都一模一樣。如果誰搞錯了,誰就犯了政治錯誤。這很麻煩(不過熟了也就算了)現在黨報也是一樣,黨報沒人看,經濟日報工業日報都沒人看,即使機關,怎樣送過來就怎樣丟掉的,包著。不過我們都市報還會有人看,都市報就是城市小報,南方週末就是城市小報,但現在誰會把南方週末看成小報呢?現在可比人民日報,他就是個週末吧。當初週末對大陸人就是吃喝玩樂,沒想到南方週末報沒有吃喝玩樂,當初辦的時候曾經很嚴肅,現在偶爾軟性的,但這就是改革開放的效果。一改革後出現問題,政府沒有錢來養事業單位,原來給的錢不夠了。市場物價上去了,報紙單位要怎麼辦,就跟其他的單位一樣,做第三產業,自己掙錢,來補貼原本單位,所以才辦都市報。所以都市報從體制上來講,他也是黨報,但是他是為了賺錢。原來我們的報業只有一個邏輯,完全聽黨的話,黨說東我絕對不說西,這是政治邏輯,誰犯了政治錯誤誰慘。現在新出了一個市場邏輯,你要賺錢,那就要講訂戶或廣告,廣告收益要比賣報紙收益大得多,而廣告收益的大小就看訂戶的大小。所以各報業就開始各自努力。但南方週末的成功也不只是因為這些辦報人的成果,也是因為社會需求。

我有時看報紙很花,翻兩頁就有個大每人,但我們大陸也是這樣。要談新聞道義,跟娛樂記者在一起就沒有了。有一次跟他開會,我才恍然大悟說「原來這些娛記是這樣的啊」東西越隱私、越駭人聽聞的越好,其他很多面相的報紙也這樣,越多眼球越好。

有一次我跟梁文道韓寒等人舉辦新書發表會,記者亂寫。但也不是說所有人都是這樣

改革開放前也有報紙,改革開放前的學習就是看報紙,讓人民了解動向、方針。改革開放後這就沒了,老百姓不再像過去那樣關心政治,人們不再關心你說什麼了,人民要關心別的事情。別的說哪邊發生不公平的事情,怎麼處理的(這會發生在我身上),而明星的一些八卦。很多人從原來單位體系出來,出來以後電視單位不知道要給誰管,這就出現新市民,對報紙的取向完全改變。

大陸現在廣告業都專業化了,要是收視率下去了,跟黨一樣馬上變化。南方日報以及相關的一大攤子,都這樣子。一年南方都市報廣告是十四億,給中國媒體帶來巨大效益,讓人不敢忽視。變了就沒訂戶了,我說按你的路線就餓死了,所以芳雙都在搞博奕。

如果把南方都市報或週末給撤了,他們也會覺得不好意思,加上影響很大,大家會猜測「是不是要走向毛澤東了」所以很少有撤刊號這種動作。市場導向的邏輯十分的堅定,有時我寫專欄文章也窮於應付,但少約稿的話我也會很緊張。不過中國傳媒有兩種形態的,一是勇於撞線,像是南方週末或我,划過去再說,反正你又不能一直看著我,就算我撞不開,也總要撞一撞。另外一種是往後退,反正不跨線,現在那動來動去,現在線可能三十里,那我就退到一百里外。以前上海的媒體就這樣,現在發覺報紙賣不掉,所以他們又換了開始往前走踩線。因為他們不變化沒辦法:人是要吃飯的,而且想吃的好。上級現在明白如果我把手下全管死了,那誰真正幫我忙?

所以我們看到他不僅僅是揭弊,也有評論。像我寫「切身為民的娛樂監督」,媒體出於市場的需要,他一直在做這種事情,但是很奇怪,這個事情雙方的博奕就非常有意思,你在具體做監督的人,每個人都知道他很麻煩,有些很明白的事情,你就是監督不了,明明案子錯的很離譜,像是一些撫卹的案子,揭弊起來特別困難。河北另外有個案子,明明產業是某人的,有天忽然有人搶走了這些產業。有些例子就被打壓的非常厲害。

有時候有些地方會把記者關進高級旅館,在旅館給錢給女人,全面防堵記者,像之前浙江的一個縣,讓人做揭弊是非常困難,這就是為什麼做報導的人都是自由派。就算原本是左派的人,他寫出報導後他也會往自由派方向走。

在大陸的左右跟國際不同,左的就是跟政府好,右的就是跟政府不好。

尤其是現在中國的知識份子都不願意寫了,像是一些媒體人就出來打抱不平。本來他是要當記者或編輯的,現在他做評論媒體。

現在政府不敢抓媒體,因為政府基層不知道上層怎麼走,中國政府沒有一個可以走的體制,所以記者會衝撞。

現在中國的紙媒體怎麼走?像是都市報,有幾個變數。第一個是政治性的變化,如果政治體制有變化,那第一個影響就是報紙。第二個是網路工具的興起,網民越來越多,閱讀習慣越來越從紙媒體走向網路。地三個是公民媒體的出現,使得原來的記者現在只能做深度報導,原來記者地盤越來越退後。

以下的投影片是龍應台基金會的實習生做的。

第一個是歐巴馬的訪中報導,開天窗。

第二個南京大爆炸南方都市報的報導、人民日報的報導(一點點)、那天南京的報導更好玩,他沒說爆炸,只有說南京警民如何如何搶救商員。

第三個是九一一當天,各報都在報導兩個大樓。但人民日報就長這樣,什麼都沒提,黨的喉舌。

另外一個例子是央視大火,我就笑央視的樓比央視的人更有新聞的感覺道義。

黃:補充幾點,南方週末儘管做一些成果,但是畢竟還是廣東省委的報紙,所以他不會揭發廣東省政府的弊案,他會揭發廣西、湖南的弊案,但不會揭自己的弊案,這有個名詞「跨省監督」。像是上海省委梁事件爆出來,報導最廣的就是北京媒體,而上海媒體最少。

另外談到南方週末總編輯兩年換總編輯,後來談到說乾脆換血,整個團隊都換,但是怎麼樣。像是這次原本要來的講者,他有一次被降為副主編,但是上級其實不知道,他也不聘請主編了,而薪水照樣給。就像紀錄片中深圳紀錄片的上司其實有保護自己同業的行動。

講大陸媒體變化我們也有體會,人民日報(5-6通)、文匯報(三四十通)、新民晚報(五六百通),基本上是機關配報,不過他們也有副品牌,以民族主義(環球日報)

歡迎在座前輩:陸以正大使

開放提問

01問:聯合報新聞中心記者,對大陸同業的現況蠻感同身受,這次從08年三聚氰胺的事件開始,就發現跨省監督的問題,有個聲音說別省媒體要求不要來本省做監督,像這次監督的案子,想請問您覺得就這樣的情況看,大陸媒體的自由會越來越大還是反而縮小了?

01答:我認為從表面上看現在確實在縮緊,就是掃黃打黑、三收,以很正當的方式來搞,但就我看他其實已經江郎才盡了。把媒體育樂限縮了,會進一步壓縮媒體空間,但是市場經濟的邏輯沒辦法這樣走,最後中央政府可能沒有錦囊了,所以我認為這次收緊背後跟來的會是比較大的出走

02問:過去毛澤東、鄧小平是個強人政治的時代,現在是個集體領導的時代。不知道您對檯面上領導人對新聞的看法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?
02答:在毛時代,他們本身都是媒體出身,周恩來也是雜誌出身。管起來就像管自己,所以人民日報當時的總編難當,會讓這些人不滿意。今天領導人都是技術官僚,江澤民還有點人文色彩,但現在許多領導人對這都不感興趣,不是很知道媒體究竟是怎麼回事,我相信這幾個人沒幾個媒體人。這是為什麼我說紅線老是搖擺,沒有堅定的東西在那邊。所以我覺得也許未來有變化。

03問:discovery在大陸只能播出五分鐘,但沒有頻道能夠播出,這讓我好奇中國能否走向國際化路線,或是自我限縮,
03答:現在discovery是可以出現了,但仍然沒有辦法播出頻道。我也很納悶為什麼不能頻道播放?也許是因為他們認為電視看的人最多,所以管的最緊,現在管最緊是電視、再來是網路、現在管理最鬆的是書報。他沒有能力全管,但他也是敏感,尤其現在中國處在轉型時期,在領導人不明白的情況下寧願管得嚴一點,等到習慣了以後就不敏感了。總的來說還是逐步開的。當年情況是更困難的,現在情況早就沒有了。你們看我們這社會很封閉,我們覺得已經開多了,最後是否會走向民主開放,我們是覺得肯定會的。共產黨沒有能力阻擋

04問:影片中最精采的一段是南方生活報的媒體記者與上層吃飯,吃吃喝喝很輕鬆,一派輕鬆之間就有個老闆罵汪洋,當場指責「你絕對不能罵黨的領導」讓我很有體驗,提到公安也是很清楚的說「你讓我不好看,我也讓你不好看」唐山大地震以前是不能報導的,現在電影都出來了。我們想知道大陸六十年改變了什麼。
04答:我認識汪洋,他開不了。中央電視台分「台聘」跟「招聘」的,是開除不了的,許多事業體都還是這樣,分主編跟執行主編,執行主編做死但主編不管事也沒關係。因為開除不了他,很好玩的事情。招聘人員則是開了我就走,反正我技術好誰都會來找我,所以這些東西不是不能碰。像我也有寫很多資料,但他們也沒有解聘我,一旦想搞、而且已經搞了,就必須受市場經濟的影響。這不是某些集團、政黨或個人能夠阻擋的。

05問:之前看過「非誠勿擾」是個江蘇的相親娛樂節目,我看他沒有什麼政治色彩,但是卻要被打壓,甚至禁播?
05答:好玩的話題,像湖南衛視知道他很火大,他辦了超女這些卻不能弄。本來育樂化是黨的政策,但是用的太過火會引起社會上另外一個反彈。非誠勿擾引起來許多人「美女」都要嫁「富二代」的問題,這讓一些光棍憤怒,進而讓一些為老不尊的老幹部的一些憤怒。非誠勿擾弄了些黨校教授或法官,這讓一些人火大,另外一樣,評論頻道,他的紅線搞不清楚怎麼畫導致他們喪失更多媒體的好感,引起更大的反彈。這為什麼很多媒體是自由派,他不是天生右派,是被政府製造出來的。如果這些媒體本能性的反你,你根本就控制不住,反正我不幹了換地方再吃。這是政府進退失據的一種表現。

06問:辦教育的理念,做校長的人能夠伸張教育理念嗎,還是由書記指導。大陸各行各業要賺錢,軍隊也開文學院賺錢,上海復旦大學出租給外面的補習班場地,讓人誤會這是復旦大學所辦。是否在大陸連學校都以賺錢為依歸?
06答:現在的確大陸資本主義盛行,各單位都在弄錢,這是個體制問題。大陸基本上都是國立大學,他辦了這麼多,右不能全額撥款,有些大學甚至要靠自籌,所以他用各種方式賺錢,像是北大、清華有好多企業圍著他,其餘都是冒牌的。至於大學的黨委制,這你們有誤解,實際上黨的一元化領導,市長、市委書記都是黨的人,校長其實就是副書記。這兩個誰大,一般情況下是黨委大,而大學與一般地方不同,地方是黨委書記說了算,但在大學不同,是誰的來頭大,那誰說了算。比方校長是個院士,但黨委不是,校長是教育部派來的,另外一個地方的,儘管地方的黨委書記怎麼說,校長甚至可以直言他說了不算。但不論如何,沒有一個是有教育意念的。教育當局不是為了教育,而是為了當局。所以我很納悶為什麼要搞個校長論壇,他搞個鬼啊。

07問:有一年我發現北京的黨委書記,對西方交流時用學務發展委員會主席
07答:因為第一不好聽、二方面他們不懂。

08問:大陸對自己的媒體管制很嚴,不知道台港媒體甚至外媒會為什麼這麼不著邊際,很少深度的,西方媒體也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。不知道您對台港自我審查的機制,要如何把大陸真相報導給我們知道有何見解?
08答:其實香港媒體在大陸是有些可以落地的,像是鳳凰衛視,但這些媒體也要受大陸的管制。鳳凰週刊最近偏向了自由主義一點,有些會撕頁。亞洲週刊、蘋果日報還能有一點自由,但不論是香港或台灣的大企業家,都喜歡跟當局搞曖昧,不然就沒廣告了,他會通過商業關係影響你的行事。我也不喜歡一昧的批評大陸,我覺得台港媒體就公正報導吧,有一說一、有二說二就對,這要靠媒體人的努力了,即使是來自意識型態或政治高壓,但還會有市場壓力的問題,都會導致你的媒體走向,怎麼去做是個大問題。

09問:上週徐老師對民主非常悲觀,覺得中國老百姓看不到民主,您覺得何時人大會為了爭取人民的選票或為了立法衝突而打架?謝謝
09答:難回答,但我想一定會變,有些東西是擋不住,民主化是個潮流,擋不住但何時會變,徐列可能悲觀但我覺得內部會有改變。但怎麼變我覺得是命理學的問題了。

10問:溫家寶說因為大陸的國情頂多能夠做到村的民主選舉,但有人認為大陸的基層選舉應該從城市做起,你認為?
10答:這也是我的觀點,我做鄉村研究,你選系主任,比農村搞地區主任,選舉的水平來得高。要搞好選舉應該要從市區,現在村選舉誰在乎誰議論,因為搞不好,西方會興奮說今天選村、明天選鄉、後天選城鎮,我說你這是騎機車上月亮,不可能的。

11問:也就是重慶市長是民選的話,可能中央管不了了。
11答:沒錯,中共政府就是這樣

12問:如果從小區開始選呢?
12答:但小區也不是政權,頂多是社區管理委員會,沒多少意義。中國的變化就是要頂上變,不然不行了,這種大一統的垂直管理模式,從根本上這可能更要命。

13問:長久以來我們觀察大陸不論政治或民生問題,我們常常受制於地方媒體或世界強勢媒體的主觀,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都有些基本意向會預設立場,而最近我們知道大陸有想要發展自己的媒體,讓有朝一日成為像CNN的狀況。我們可以看到在大陸媒體人有些會是自由的左派,有些會是打安全牌的維護黨的利益,在這樣的情況下,中國的傳媒要怎麼展現、對抗、甚至宣傳中國?
13答:這是「話語權」的問題,您講的沒錯,他花很多錢打造媒體,對外的新華社電台、的確有這種國際給中共的刻板印象,但是一個混蛋可能是50%的混蛋,他不是不想改,只是他很難控制,惹不起動不了,所以有得事情他還是要瞞。其實汶川大地震原本還不錯,但後來就又瞞起來了。他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,就我來看他要達成這樣的願景,就要支持獨立的民間媒體人做,但中共又遇到開放黨報禁的問題,所以只好砸很多錢,譖這樣情況下,上級沒有好辦法,基層知道錢不花白不花。
大陸到國外買媒體的情況還不少,曾經南方有想要購買newsweek,後來沒成,陸大使要不要表示看法?

陸:我對大陸觀察與希望,我也覺得大陸開放式擋不住,但傳媒離我們的理想還很遠,這條路很漫長,站在我們的立場,我們知道他們往好的方向走,我們也只能輕輕的推一下,讓他們走向好的方向。

14問:大陸學生來台交流,這次把很多檯面下的事情拿上來台,還挺辣的。我周圍的同學覺得如果做媒體,一是辛苦、二收入不高、再來會遭遇許多危險,您認為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?過去汶川地震,現在甘肅泥石流,許多媒體的聲音都說我們已經努力了,我很好奇為什麼沒辦法有不同的看法呢?
14答:先從後面問題答起,可能是你沒上微博,如果上去就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,泥石流的紅線已經比汶川後退了,現在媒體有個韓潮,但這是封不著的。現在媒體很多混亂的,很多體制上問題沒搞清楚,關鍵是說從事一個行業,各種行業都會有風險、也有機遇、完全看你自己的選擇,我們在大陸也覺得沒有真正適合的行業,像我們許多人在大陸考公務員,極其苦悶,讓人煩躁。我二十幾算就看到我退休的狀態了,時間空在那當不殺的豬養,實際上看你的選擇。其實媒體開放後不經過混亂後可能也沒有進展。

15問:我是台視主播林億如,很高興聽到精采演講。剛剛陸大使提到也許在這緩慢的過程中,我們可以推一把中國給點幫助,讓我想問那輕輕推一道的力道在什麼地方?當時龍應台到北京演講,想問你怎麼看這件事?
15答:難回答,龍女士的演講在大陸放了顆震撼彈,能去、能講成、不拉雜,這在北大已經很久不見了,北大特別申報居然批了,實際上頂上特別在意台灣的路線,這就是陸大使講的台灣可以推一把,冰點事件的解決也是龍應台「請用文明來說服我」震撼了大陸上層,不希望被大陸人瞧不起,這就是推一把。媒體現在實境上就像黃社長,旺報是面向大陸、面向台灣的,大陸我們都很明白,台灣不管怎麼樣都還是跟大陸有血緣關係,這是走不開的,實際上大陸跟台灣的媒體會一起變化,都會有這樣的聲音「我不可能關在自己的世界」怎麼推總比埋在沙子裡的鴕鳥一樣,要推出去。沒有必要把自己關在一個地方上,是自欺欺人。我們在走二十年錢你們的路,你們有眼光、有經驗,應該比我們更開放、更民主、更加有胸懷,我覺得這樣才好。

黃:感謝大家的參加

沒有留言: